矿业信息简报-第十八期

2023-12-02 20:09:14

次阅读


本期目录

1.我国发现首个千亿立方米深煤层大气田

2.国务院国资委:欢迎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3.全国地勘和测绘行业完成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六千一百余项

4.井深9432米!亚洲最深井在塔里木盆地喜获油气突破

5.矿山修复治理新模式与尾矿资源化利用

6.中国石油:我国西南地区建成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区

7.自然资源部发布技术模式汇编 集纳46个节地典型案例

8.国家发改委: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




我国发现首个千亿立方米深煤层大气田

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000米地层发现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米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
  神府深煤层大气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主要埋深2000米左右,单层厚度在6.2米至23.3米之间,吨煤平均含气量达15立方米。目前中国海油在该区域共部署了超100口探井,单井最高日产量达26000立方米。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于煤层中的天然气。业内通常将埋深超过1500米的煤层气称为深部煤层气。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了解,埋深在2000米以内的煤层气资源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其中,深部煤层气资源量约占三分之一。
  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地层温度、压力和应力等会大幅增加,煤层气的成藏机制及富集规律更为复杂,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一直以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大多集中在埋深小于1000米的浅煤层。由于缺乏配套的工艺技术,超过1500米的深煤层长期以来被视为勘探禁区。
  “我们通过加强深部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创新提出致密气与煤层气‘互补式’‘立体式’勘探理念,加强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研究,利用已钻致密气低效井开展深部煤层气试验,实现‘老井新用’,不仅大幅降低了作业成本,更有效地加快了深煤层的勘探进程。”中国海油中联公司副总经理朱光辉说。
  针对深部煤层气增产难题,中国海油坚持“立体勘探、整体开发”理念,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攻关,在常规煤层气勘探开发基础上,转变思路,运用超大规模压裂技术,不断优化压裂与排采工艺,总结形成适用于神府区块的深煤层开发技术体系,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成功发现了地质储量超千亿方的深煤层气田。
  据中国海油勘探副总师徐长贵介绍,神府深煤层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藏勘探开发的广阔前景,对我国类似盆地资源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悉,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是中国海油继山西临兴气田后发现的第二个千亿方大气田。近年来,中国海油在陆上非常规油气领域努力寻找战略接替资源,大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地质气藏认识、优化配产方案,高效推动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表示,该发现为中国海油建设陆上万亿方大气区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海油将秉承“海陆并进、向气倾斜”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陆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储产量不断实现新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国务院国资委:欢迎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在2023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同民营企业互利合作,目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
  袁野表示,欢迎民营企业积极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各类所有制资本深度融合,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
  袁野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股权合作金额超过了900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在国企、民企资本合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务院国资委将坚持市场化方向,支持推动国有企业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引入高质量战略投资者,根据发展需要投资入股民营企业。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完备,组织架构完整,而民营企业效率更高。通过产业对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姚建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些情况与过去也有所不同,企业投资与收益情况会有所变化,相关制度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监督管控等方面也应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在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锦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管控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
  此外,李锦提到,在公平公正对待方面,我认为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涉及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监督权。首先,产权应该是平等的;其次,所有权和经营权应该分开;最后要合理分配,提高民企积极性。
  李锦认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持续推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这也需要新的政策措施出台,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机制。
  中央企业大力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
  袁野在本次推介会上介绍,在创新上,合力攻坚,中央企业大力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组建了7个创新联合体,与近200家民营企业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国资委正在部署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袁野表示,国资委正在组织中央企业开展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迫切需要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共同参与。欢迎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建设、增资扩股、投资并购等方式与国有企业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姚建明表示,相较于国有企业,尤其在新兴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国企和民企共同参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李锦表示,需要加强新兴产业链的发展,以国企尤其是央企为龙头,民企共同参与,这样产业链更能做大做强。




全国地勘和测绘行业完成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六千一百余项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3年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布全国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结果:2023年共发现问题隐患7400余项,完成整改6100余项,问题整改率达到83%。
  《通报》介绍了开展隐患排查检查的主要做法:一是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北京、辽宁等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党组部署推动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严格排查,压实责任。如浙江省印发《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权利清单》,更新完善制度、权利、责任、项目、风险“五张清单”;四川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四川省地质局今年年内全部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等。三是督促整改,成效初显。新疆、青海、福建、湖北等地检查发现的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问题隐患,均已全部完成整改。
  《通报》指出了检查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特别是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上存在差距,在资金投入、隐患排查、制度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一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隐患排查不到位。二是安全生产制度仍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尚未完全到位。三是野外作业风险仍然存在、野外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通报》要求,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做实做细属地监管,紧盯关键环节,全程督导跟踪,落实单位主体责任。要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排查整治,对2023年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实行台账闭环管理,整改一宗,销号一宗;要深刻剖析问题隐患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要加强经验总结交流,以案促改,推动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井深9432米!亚洲最深井在塔里木盆地喜获油气突破

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该井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该井的成功钻探再次证明中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为进军万米超深层提供重要技术和装备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该项目难度国内外罕见,刷新了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井深达到9432米,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多584米。除了面临超深井具有的地质结构复杂、高温、高压等难题,该井还设计有3400多米的水平距离,面临套管下入难、岩屑在水平段易形成“岩屑床”等新问题,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该井于今年5月1日开钻,经过177天的施工,于10月26日完钻。
  项目探索形成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体系,实现了由“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跃进3-3XC项目由中国石化西北油田主导,引入国内外优秀技术团队,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了长寿命旋导、高性能钻头等先进提速工具,大胆采用新工艺解决破岩提速等难题,还充分运用大数据、远程支持等手段高效提供风险预警,实时优化钻井参数,实现了从“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的突破性转变。
  打造超深大位移丛式井示范工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跃进3-3XC井地处塔里木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红线之外,但开采的油气却来自数公里之外的保护区下方7200多米处的超深层。西北油田创新运用超深大位移技术,就像站在两米开外喝豆浆,先将吸管插进杯子、再横向延伸,在地层下水平延伸3400米后获得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想要在“又深又黑”的地下,通过大位移水平井准确找到油气,还必须给钻头装上眼睛。西北油田采用超深高温高效定向技术,利用高精度随钻测控系统将垂深7000米以下信号实时传输至地面,让钻头犹如长了眼睛,随时调整钻头行进轨迹,像“贪吃蛇”一样在7200米深的地下快速行进,实现了水平井由短距离到长距离、由长周期到短周期的跨越。除了跃进3-3XC井,同一井场内还部署了另外两口超深大位移井,工程作业刷新两项亚洲纪录,取得五项行业领先成果。随着跃进3-3XC井取得突破,3口井全部实现高效开采,累产原油5.8万吨,测算新增可采储量31万吨,为生态红线区、水库区,以及国内类似油气资源高效动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据介绍,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深层、超深层也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以塔里木盆地为例,仅埋深在6000至10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分别占其总量的83.2%和63.9%,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大兵团”联合攻关,中国石化在深地油气富集理论、深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
  中国石化“深地一号”已落实四个亿吨级油气区。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向地球深部进军,打造“深地一号”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油气藏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等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又被誉为“深地一号”。目前,“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钻探深度超过8000米的井达108口,连续六年获得油气重大突破,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超过800万吨,成为近十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新亮点。




矿山修复治理新模式与尾矿资源化利用

矿山,这个曾经被视为财富源泉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灾区。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不断探索各种新的矿山修复治理模式,以期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同时,我国许多装备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尾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常被堆放在尾矿库中。然而,这些尾矿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价元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西安银马公司研发的制砖机生产线,可在企业将尾矿中的有价元素和矿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后,将剩余的没有提取价值的尾矿,生产成高附加值的砖石制品。
  尾矿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西安银马的2025压振全能砖石一体机生产线,能利用尾矿生产砖石制品绿色建材,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这也可以减少对自然石材等资源的过度开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利用尾矿生产砖石制品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通过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西安银马2025压振全能砖石一体机生产线,可以将废弃的尾矿转化为有价值的砖石制品。这款设备特别针对我国大宗固废一直面临利用率低、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技术瓶颈,其能有效解决200目及以上超细粉固废制品成型的难题。大幅提升工业尾矿、建筑固废的掺入比,真正做到了大掺量消耗大宗固废。且能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砖石制品,解决固废原料因成型压实度不足造成的制品寿命短暂的缺陷。
  矿山修复治理新模式和尾矿资源化利用是我们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两个重要探索。通过实施这种新模式和利用新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这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西安银马正积极推广和应用这种新模式和新技术手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石油:我国西南地区建成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区

中国石油发布消息,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4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正式建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证。
  西南油气田所在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储量和产能均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加快天然气上产力度,投产新井340余口,新增天然气产能100多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地质师 杨洪志:我们聚焦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大领域,突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发现盆地第31套全新工业产层;自主开发的铁山坡高含硫气田全面达产,实现特高含硫气田“少井高产”重大突破。
  四川盆地地质特征复杂多样,勘探开发难度极大。西南油气田通过 “少井高产”的开发模式,实现了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 何骁:从100亿跨越200亿,我们用了13年的时间,从200亿到建成300亿战略大气区仅用3年,今年上产400亿,占同期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5,离实现2025年上产500亿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到2023年底,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有望跃升成为我国第三大油气田。
  四川盆地加速推进非常规油气开发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夯实我国西南天然气大粮仓,西南油气田在推进常规气资源开发外,加速推进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领域油气资源的开发。
  西南油气田今年首次在距今5.4亿年寒武系页岩地层中、距离地面4500米地下,钻获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产工业气流,目前已产气超1500万立方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地质师 杨洪志:(今年)页岩气产量达100.51亿方,同比增加11.75%。这也是连续4年产量突破100亿方。深层页岩气平均钻井周期96.21天,较2022年缩短15.33%。
  目前,深地川科1井作为四川盆地首口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已钻至地下3611米,成功完钻后,将实现我国超深层、特深层也就是万米深度的油气勘探的突破。四川盆地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累计探明储量超6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15%,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自然资源部发布技术模式汇编 集纳46个节地典型案例

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推出《节地技术模式汇编》,集纳了北京、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探索形成的46个节地典型案例,以更好地发挥各地节约集约用地实践经验的典型示范作用。
  据介绍,全书概述了节地技术模式的概念内涵、主要类型和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等,并将46个典型案例按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总结为六大类并分别介绍背景、做法和成效。其中包括农业与农村节地技术和模式、工业(仓储)节地技术和模式、矿业节地技术和模式、城乡片区综合开发节地技术和模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基础设施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将会同相关单位研究促进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应用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成果的应用转化机制。对于相对成熟的节地技术,将纳入土地使用标准,促进各类建设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对于相对成熟的节地模式,将纳入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国家发改委: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

12月1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发展改革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保障“两节”期间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要强化增发国债、重大项目储备等统筹衔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